对姐妹们的歉意……
&esp;&esp;林苏在家里住了五天。
&esp;&esp;五天时间里,他得到了很多消息……
&esp;&esp;其中最震撼的一条消息来自章浩然……
&esp;&esp;章浩然告诉他,前任兵部尚书丁继业很快就会获释。
&esp;&esp;丁继业,是龙城叛国案牵连出来的。
&esp;&esp;贺兰城三万大军被统帅周泽出卖,导致贺兰城失,三万大军魂归地府。
&esp;&esp;林苏再下贺兰城,救回厉啸天,怒火三千丈,一道明报轰动天下。
&esp;&esp;三大边军统帅、百大朝官一齐上书,陛下在当时情况下,必须拿下周泽与兵部尚书丁继业。
&esp;&esp;周泽押入京城途中被杀人灭口。
&esp;&esp;众人等待的三司会审还没开始就中途夭折。
&esp;&esp;没有了周泽这个唯一的人证,丁继业根本就定不了罪。
&esp;&esp;但陛下也继续关着他,因为风头还没有过去,需要用时间来换取风头的平息。
&esp;&esp;他的心思在明眼人眼中,一直都清楚得很,他有起复丁继业的意思。
&esp;&esp;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一个异常:在这么长时间里,兵部尚书之空缺,依然没有人顶上去,不是等丁继业,会是等谁?
&esp;&esp;这种情况章居正等人很是不安。
&esp;&esp;所以对天牢里的丁继业颇多关注。
&esp;&esp;丁继业在天牢之中并不安分,始终在叫冤,他生日那天,陛下赐了他一壶酒,他喝了酒后给陛下写了封信。
&esp;&esp;第543章 大师亦妖
&esp;&esp;这封信里面写的是什么,没有人知道,但其中有这么一句话章居正知道,因为陛下亲口说了出来,这句话是这么说:“主帅无智,军师补之,主帅无力,猛将补之,主帅无矩,何人补之?”
&esp;&esp;什么意思呢?
&esp;&esp;说军队的统帅啊,智慧差点没关系,有军师可以辅助他;战力差点也没关系,有猛将作弥补;但是啊,如果主帅没有规矩,有失法度,你怎么补?
&esp;&esp;这话虽然没有明着说,但很毒!
&esp;&esp;矛头指向也清楚得很,他指向的就是当时上书弹劾他的三大边军统帅:龙城统帅厉啸天、南王齐福和血雨关统帅丁鄂。
&esp;&esp;更值得玩味的是,陛下的态度。
&esp;&esp;陛下看到这句话,感触颇深,拿出来跟众位高官品评,一时之间,朝堂风向大变。
&esp;&esp;众位朝官纷纷赞叹这话是国士之言,进而盛赞丁继业,丁大人身在天牢,依然心忧国事,实大苍贤臣也,敬请陛下下旨,准其官复原职。
&esp;&esp;此外,正如丁大人所言,边关统帅,忠君爱国是排在第一位的,这三人目无法度,目无陛下,战力越强越是危险,需要尽早拿下,大苍安危,断然不能维系在此等不法之徒手中……
&esp;&esp;章居正自然据理力争,但他势孤力单,朝堂之上根本争不赢这些人,所以,丁继业获释已是定局,而他一旦官复兵部尚书职,这三大边关统帅,极有可能换人。
&esp;&esp;章浩然说完这些,义愤填膺,林苏听完这些,也是怒火冲天:
&esp;&esp;“上一个秦放翁,这一个丁继业,都把天牢当成度假屋了是吧?我明日进京,且看他如何走出天牢。”
&esp;&esp;章浩然闻之大喜,他很自然地想到上次秦放翁事件。
&esp;&esp;秦放翁也是在朝官力保之下,出了天牢,一出天牢就遭天劫——剑门独孤行一把锈迹斑斑的破剑,在京城人心目中,已是天劫般的存在。
&esp;&esp;这次呢?
&esp;&esp;独孤行几时到?
&esp;&esp;这或许是章浩然,以及他的小伙伴们共同的期待。
&esp;&esp;但他们没有想到,林苏根本没有联络独孤行。
&esp;&esp;事实上,就算他联系独孤行,独孤行也未必真的听他的。
&esp;&esp;这老头原则性还是有的,他杀秦放翁,是因为秦放翁跟黑骨魔族有染,触了剑门的禁忌。
&esp;&esp;杀丁继业?
&esp;&esp;屁!你小子真拿这千年老树根不当柴火啊?老头可不是职业杀手,他是一代宗师,官场上的屁事,你少烦他。
&esp;&esp;林苏踏出家门,准备进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