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西北回到江南,一路颠簸不知吃了多少苦头。
&esp;&esp;若不是路上遇到一户告老的县官同行,回乡之后,白家故交虽不堪大用,总能庇护一二,不然她们母女哪里活得到今日。
&esp;&esp;史苗听白琪一说,心里反而踏实起来。
&esp;&esp;不怕脾气暴躁的,就怕心机深沉的。
&esp;&esp;史苗安慰白琪:“不要担心,我还怕她太过知礼守节,软刀子才难对付。”
&esp;&esp;暴力一点最好。
&esp;&esp;和这种人,就要硬碰硬。
&esp;&esp;偏生官大一级压死人,荣国府真不怕这个。
&esp;&esp;果然到了第二日,秦家依着帖子前来拜访。
&esp;&esp;和白琪预料的一样,为了用年岁压人,秦家的老太太亲自登门,老太太五十多年纪。
&esp;&esp;大概是西北那边风沙大,还有这秦家老太太不太经老,总之史苗瞧着她面容比甄家的老夫人还苍老。
&esp;&esp;但是精神头还好,一双三角眼透着精光,还带着几分凶悍。
&esp;&esp;相由心生。
&esp;&esp;头一回登门就摆这个阵仗,连个前面缓冲说和都没有。
&esp;&esp;莫不是以为荣国府会觉得麻烦,直接就应下?
&esp;&esp;因史苗生得样貌年轻,家里又是世袭得的爵位。
&esp;&esp;秦家太太自己儿子是真真手上有兵的,是以在史苗跟前也傲得很:
&esp;&esp;“我们家姑娘在府上叨扰,承蒙夫人关照,老身在此谢过了。”
&esp;&esp;史苗端坐在主位上,半分不挪动,只微微抬手:“夫人请起,我可担不起。”
&esp;&esp;史苗还就受了这一礼。
&esp;&esp;今儿为了迎接秦家人,不输了阵仗,史苗还好好打扮一回。
&esp;&esp;秦家夫人和两个媳妇,打扮得也很隆重啊!
&esp;&esp;没一味堆砌金簪银饰,看衣着打扮,秦家人还有几分品位。
&esp;&esp;史苗可不接受秦家人的谢,莫名其妙上门来,她们算老几。
&esp;&esp;史苗装作不知:“你们家姑娘?况且我关照她们母女,皆因先生之才华,与旁的不相干。”
&esp;&esp;史苗说明白了,她关照白家母女才不是因为秦家的面子。
&esp;&esp;秦家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。
&esp;&esp;秦家老太太看了一眼陪坐在旁的白琪,压下眼中的嫌恶,硬邦邦道:“白氏着实教导有方。”
&esp;&esp;史苗心里啐了一口。
&esp;&esp;都和离多久了,摆婆婆款儿还摆到荣国府上。
&esp;&esp;史苗也冷着脸,直接呛声道:“我也提醒您一句,我尊她一声先生,她早已与秦大人和离,两不相干。”
&esp;&esp;秦家老太太在家中说一不二,雷厉风行,谁敢这么和她说话。
&esp;&esp;荣国府的两个儿子,就是那种吃干饭的小白脸,要不是她儿子这种人戍边保国,这什么夫人也能狂?
&esp;&esp;秦家老太太可受不得这个气。
&esp;&esp;要不是儿子说圣上看中读书,他们秦家就差这个,若能认回去,向圣上表忠心,秦家老太太才懒得来。
&esp;&esp;老太太板着面孔:“白氏自是不相干,但我秦家骨血,不可流落在外,还望夫人成全我儿一片慈父之心。”
&esp;&esp;倒是很有莽夫作风,就差把抢人放在明面上了。
&esp;&esp;史苗看看那两个媳妇,眼观鼻,鼻观心不说话。
&esp;&esp;秦老太太糊涂,这两个儿媳总不至于真傻,却谁也不说话。
&esp;&esp;史苗甚至怀疑这二人是故意的。
&esp;&esp;正好,史苗本来就求一个不欢而散。
&esp;&esp;史苗阴阳怪气道:“古人云,父慈子孝,却不知慈在何处?”
&esp;&esp;照白琪的说法,秦老太太活脱脱一个男宝妈,最维护儿子,在她那里,儿子是千好万好,一点都不能指责的。
&esp;&esp;史苗一句父不慈,秦家老太太当场炸毛。
&esp;&esp;老太太不敢正面对上史苗,冷冰冰看向白琪,质问:
&esp;&esp;“白氏,当年我们家允你嫁妆尽数发还,已是极为给你情面,而今你莫要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