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为女子,能参与一点政事,史苗十分乐意。
&esp;&esp;史苗谦虚道:“我不才,只能尽力而为。”
&esp;&esp;可史苗的身份还是不允许她能去司农署和大臣们面对面讨论。
&esp;&esp;只能靠中间内官往来传话。
&esp;&esp;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,史苗把家里能用的人都召集起来。
&esp;&esp;“陛下应该是遇到了极大的阻力,这件事,若真推行下去,就算到了民间,也会很难。”
&esp;&esp;要出一个新品种种植推广方案。
&esp;&esp;史苗大约画出一个流程图,先将这回重点想推广的玉米和番薯列出来,再附上各个成长期图片,种植条件,成熟期等等。
&esp;&esp;先讲明白这两样的大致情况,再提出推广方案,要想推广,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种子的获取。
&esp;&esp;所以第一年不可能马上推广开,朝廷需要有育种基地,确保下一年能得到用于推广的种子。
&esp;&esp;史苗提出了三年计划、五年计划、十年计划。
&esp;&esp;就算古时候没有电脑,她家那么多能写会画的,不耽搁史苗弄出一个纸质ppt。
&esp;&esp;只用了五天,史苗就把自己弄好的东西送到司农署。
&esp;&esp;那些大人约莫能看懂,有不明之处,最后只好把史苗请去讲解。
&esp;&esp;史苗还是不能进朝廷的公署,会议地点定在国子监的一个讲坛。
&esp;&esp;史苗正憋着一股火,她们家上下费力搞了这么久,连公署的边儿的摸不到。
&esp;&esp;若她性别为男,早就被请去了。
&esp;&esp;既然能去国子监,史苗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,直接把几个姑娘收拾停当,命下人们搬着固定她讲义的架子,浩浩荡荡往国子监去。
&esp;&esp;到了那处,史苗才发现,会议地点不在国子监内,是国子监旁边一个雅苑。
&esp;&esp;史苗带着一溜儿姑娘先进去,让下人将架子支好,再把讲义分发下去。
&esp;&esp;这些个大臣们还没反应过来,看那几个带着幕篱的姑娘,肯定就是国公府里得了封赏的几位。
&esp;&esp;他们不好开口说不妥,就被荣国府下人塞了讲义。
&esp;&esp;国公夫人穿得衣裳颜色,很像进士服的颜色,发髻庄重,妆饰寻常,自有一番压迫感。
&esp;&esp;史苗正因进不了国子监烦躁,当下也懒得走那一套官场奉承。
&esp;&esp;下面一群官老爷,没人比她大。
&esp;&esp;“我奉圣命参与此事,机会难得,长话短说,若有不妥之处,还望诸位海涵……”
&esp;&esp;然后史苗复习了一下毕设汇报的情形,当初面对一群导师她都敢自信满满的胡诌。
&esp;&esp;对着这群大人,史苗半点不发怵,噼里啪啦就把要讲的讲完。
&esp;&esp;一面还要指挥贾赦和贾政对放大版的讲义翻页。
&esp;&esp;一群来听的大人,小鸡啄米似的点头,最后也没能再提出多少问题。
&esp;&esp;史苗讲完,也不多话,仍旧带着一群人回家,至于她们要怎么和皇帝陛下汇报,是司农署的事。
&esp;&esp;史苗撤了,这群大人又讨论一会儿,工部侍郎恭谨的扶着一个衣着不起眼的男子上马。
&esp;&esp;定睛看去,便是微服私访的今上。
&esp;&esp;圣上一路走着,不忘连连点头夸赞:“国公夫人是大才之人,果然不凡,果然不凡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一来,此事可成,此事可成!”
&esp;&esp;几位大人心中有些不是滋味,毕竟国公夫人说得太好,太过完善,显得他们十分没用。
&esp;&esp;这位夫人还离经叛道把姑娘们都带来,虽然没露脸,也于礼不合,圣上在场,他们不敢逾矩,不好开口,不然这种失礼的做派,不论她是谁,也该提点一二。
&esp;&esp;史苗回到家中,换了衣裳,喝点蜜水,问几个孩子:
&esp;&esp;“你们今儿也见着了,那些大人也就这样,没什么稀奇。”
&esp;&esp;祛魅。
&esp;&esp;不就是当官的?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&esp;&esp;瞧瞧自己离开时候那群大人的脸色。
&esp;&esp;史苗没装出一个自谦的姿态,落到他们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