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3章(2 / 3)

旁人曾孙都比这年岁大了。

&esp;&esp;金先生笑道:“您有所不知,杨侍郎原也有一个儿子,养到十七八岁一病没了,后面老来得子……”

&esp;&esp;贾赦恍然:“如此说来,那便是老来得子又老来得子,所以如此年少。”

&esp;&esp;杨家的金疙瘩,识趣的肯定变着花样的夸,方才那个白胡子老头,言语间还不算太夸张。

&esp;&esp;贾赦马上就对杨家没了兴趣,瞧着席面上年岁小,长得入眼的几个。

&esp;&esp;贾赦指指对面崇正书院的位置对老二道:“那个李焕还不错,兴许对你的脾性。”

&esp;&esp;贾政刚好就想问李家。

&esp;&esp;前儿母亲给他的册子上,李家公子做了重点记号。

&esp;&esp;金先生不等人问,赶紧就把李家的情况说出来。

&esp;&esp;李家的小公子眼看着能读书有前程,若搭成荣国府和李家这条线,他金图肯定会得不少好处。

&esp;&esp;金先生道:“李家往上四代也曾族人在朝中为官。”

&esp;&esp;“什么官?”

&esp;&esp;问到金先生盲区,他有点不确定:“似乎是中书郎?”

&esp;&esp;贾政一听便知:“当下朝廷已经没这个官,记得是今上改成了紫微舍人,五品。”

&esp;&esp;果然是京城的公子,这些东西信手拈来,自小耳濡目染,就是和他们不一样。

&esp;&esp;金先生:“他们家治家最严的,李焕的祖母,说是孟母教子也不为过,早前家中出过两个举人,李焕的父亲原本是那一场的雅园,进京赶考,却得了重病,可惜,可惜!”

&esp;&esp;听到这里,贾赦和贾政都为这家人可惜,也想起自己的父亲贾代善,也是壮年过世。

&esp;&esp;两人叹道:“京城与江南气候迥异,水土不服也是常事,真是可惜。”

&esp;&esp;金先生察觉,两位公子对李焕显然比杨家的长孙态度好,继续说:“他叔父上一科落榜,如今三十有六,只等下一科。”

&esp;&esp;三十有六已经考过一回会试,举人功名在身,着实也不算太差,后劲仍旧很足。

&esp;&esp;贾政却不太关心人家叔叔,反而旁敲侧击问:

&esp;&esp;“也不知他们家治家严谨到如何地步,引得先生连连夸赞。”

&esp;&esp;金先生便将李家的家教简单说了说。

&esp;&esp;比如什么过庭必定有训、勤俭不得骄奢、举止清正、不可外出宴饮、不过四十不可纳妾、李家女孩儿必须通背女四书、针线绣活厨艺都是一绝,子孙如何纯孝云云。

&esp;&esp;贾政听罢点头:“果然严谨。”

&esp;&esp;贾赦在一旁听着不作声,他可过不来这么闷的日子,母亲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训他。

&esp;&esp;金先生还在输出:“崇正书院也极为看重他,将来只盼江南也能出一个连中三元之才!”

&esp;&esp;贾赦抬抬眼,书院的大儒竟然看中李焕能连中三元?

&esp;&esp;难不成他是院试时那一届秀才的案首?

&esp;&esp;贾赦笑了笑:“他竟是头名?”

&esp;&esp;金先生也跟着笑,点头:“正是,他也算金陵城的少年英杰了。”

&esp;&esp;贾赦用肩膀撞撞贾政:“老二,比下去了!”

&esp;&esp;金先生夹在中间有些尴尬,之前不知道二人来历的时候,这两兄弟就暗里较劲拆台。

&esp;&esp;和事佬不是他这般小人物能当的。

&esp;&esp;好在山长门让学子们互相看文章,自由讨论,刚好绿柳书院与金先生相熟的一个老友招呼他过去说话。

&esp;&esp;金先生赶紧作辞开溜。

&esp;&esp;贾政早就习惯大哥的脾性,况且大哥也是玩笑,他倒没生气。

&esp;&esp;两人离席各处乱逛,看看这个写的诗,那个画的画。

&esp;&esp;贾赦忽然用扇子敲敲老二:“想不到今日也有人同我们一般,卧虎藏龙啊!”

&esp;&esp;贾政顺着大哥扇子指的方向看去。

&esp;&esp;又来了个小孩。

&esp;&esp;起码比起贾政来说,那人就是个小孩儿。

&esp;&esp;瘦瘦高高的,脸上稚气未脱。

&esp;&esp;贾政干巴巴笑了笑:“卧虎……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