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3章(1 / 3)

&esp;&esp;你这是什么意思?

&esp;&esp;贾赦刚想开口,一向话少的老二忽然反诘:

&esp;&esp;“你如何知道的?你是荣国府人?万一是因为人家府上初来乍到,求名师不得,只能出此下策?”

&esp;&esp;陈深却对荣国府求师的举措不以为意:“这是下策,如何能寻到名师?自古才士不免恃才傲物,刘备请诸葛出山,还要三顾茅庐,既然要拜师,必要诚心去求才对。”

&esp;&esp;其他人都点头表示认同,荣国府这么找来的,肯定多是乌合之众。

&esp;&esp;真心要延请名师,也该去找有名的大儒才对。

&esp;&esp;打嘴仗这事儿,贾政历来不行。

&esp;&esp;贾赦眼看他弟要败下阵来,冷笑反问:

&esp;&esp;“最好先斋戒多日,然后焚香沐浴,一步一祈祷?”

&esp;&esp;贾赦才不会让荣国府吃亏,继续阴阳:

&esp;&esp;“依我看,荣国府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,若有些人自持清高,便是那人没福气,自有愿意捧着他们的人去请。”

&esp;&esp;不能教他妹妹,是自持身份的大儒名师没福气。

&esp;&esp;前儿有人举荐过来的老头子,贾赦也见过。

&esp;&esp;都是些半截埋土里的东西。

&esp;&esp;老朽,老朽!

&esp;&esp;第19章

&esp;&esp;贾赦这个公府少爷,说话只顾着自己爽快,哪里管会不会冷场。

&esp;&esp;其他几个人神态都不太自然,转念一想他们议论荣国府,真传出去不是一件好事,且说贾家两兄弟还得了金陵贾家的帮助才进钟山书院。

&esp;&esp;他们若争辩下去,传到那一个贾家人耳朵里,并无益处。

&esp;&esp;俗话说拿人手短,吃人嘴短。

&esp;&esp;他们今日拿贾赤的东西,又知道贾家老大性子不好惹,就算心里不太赞同,却也没继续争辩下去,以天色将晚为理由,各自散了。

&esp;&esp;贾赦和贾政二人出来的事,如何瞒得住史苗。

&esp;&esp;不过史苗对俩便宜儿子的要求就是不惹事,故而也懒得多管。

&esp;&esp;榜单已经发出去日,效果没有史苗预料的好。

&esp;&esp;赖嬷嬷将今天新得的报名表拿来给史苗看:“太太,姑娘今日填的报名表都在这儿了。”

&esp;&esp;史苗拿在手中,把报名的人员都看了一遍,微微叹气:

&esp;&esp;“不太成啊!看来明日咱们还要加几个摊子,什么码头集市,都摆起来。”

&esp;&esp;赖嬷嬷欲言又止,见史苗拿着笔认真在报名表勾画,不时又记录点什么。

&esp;&esp;太太以前不这样……

&esp;&esp;自从老爷走了以后,太太就性情大变,有些地方越来越厉害了。

&esp;&esp;要是老爷没走,她们还在京城,荣国府的姑娘怎么会愁嫁?太太也不必为姑娘们操这么多心。

&esp;&esp;太太自然是想姑娘们都嫁一个好人家,尽心教导,让姑娘们占一个才貌双全,方才不愁。

&esp;&esp;史苗不知赖嬷嬷竟然把自己误会到了这个地步。

&esp;&esp;她并不是想用这些事情给孩子们的婚事增加筹码。

&esp;&esp;单纯想给姑娘们找点事做,比如把姑娘们当做教学实验的小白鼠什么的。

&esp;&esp;顺便借着这件事,招揽一些有才情能耐的女子,将来她还有更长远的打算。

&esp;&esp;史苗挑出来几张报名表,做了标记:“这几人,可以进入初试。”

&esp;&esp;赖嬷嬷接过东西,陪笑道:“太太真是好心,只要她们来,就有钱拿,可惜我没个能耐……”

&esp;&esp;赖嬷嬷近来办事越来越有干劲儿了。

&esp;&esp;太太专门把这事交给她儿子,那是看重她们一家。

&esp;&esp;史苗把废稿放在茶几上,预备一会儿再筛选一回。

&esp;&esp;又叮嘱一遍:“她们出来面试,肯定要耽搁自己的活计,有些兴许还要置办衣裳首饰,不能叫她们出钱又出力。”

&esp;&esp;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人家也不是干等着吃白饭。

&esp;&esp;占了旁人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